在HemiDemi的永續台灣群組看到這則消息時,心中真是百感交集。自大學畢業以後汲汲於營生,就很少參與環保聯盟的活動,直到前年在反高山纜車的遊行場子裡巧遇陳椒華老師,陳老師以一貫淡然的語調說:她來觀摩台北的活動怎麼舉辦。看到她瘦小的身影以及肩上挺的沈重擔子,莫名其妙覺得慚愧了起來。
環保運動在台灣一向是冷門,記得大學在環保社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們環保社是撿垃圾的嗎?
台灣的環保運動一直停留在污染抗爭的層級,說明了數十年來嚷嚷的產業升級目標依然是空談,台灣的產業始終停留在以環境成本換取經濟利潤的層次,新政府上台後依舊與財團靠攏,諸多環境政策,不知道是無能還是無心,例如竟然用台灣不是京都議定書認可的會員國,來為八輕、大煉鋼廠的興建背書,人家要經濟制裁,哪管你是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啊?
老實說我最不能原諒阿扁的事,就是他把台灣的初次公投用在“防衛性公投“而不是“核四公投“,而且公投之前的公民辯論過程完全的被忽視了,核四復建變成環保人士心中永遠的痛,也間接扼殺了反核運動的正當性,直到現在我還不能理解政府“非核家園“等同於“核四復建“的邏輯。
台灣人把太多的能量都投注到政治口號上,以致對於其它攸關自己生存權益的公共事務都失能了,如果連成立十九年、為台灣環境弱勢族群發聲的環保聯盟都能眼睜睜看著她解散,那我們對這塊土地到底還有什麼可期望的呢?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