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9/30

飛魚民族

第一次去蘭嶼是在96年的春假
那時是去幫蘭恩的小朋友上課,算是工作隊之類的,蘭嶼的小朋友非常可愛,與我們交心,我卻有一種罪惡感,覺得自己像個過客,帶著探奇的心情來這裡參觀幾日,天真的小朋友卻要一次又一次的受到分離的痛苦,回家後收到他們貼滿貼紙的卡片,通信沒多久也就斷了聯繫。
沒想到第二次去會是隔了這麼多年以後。
飛機票剛漲價,我心疼的看著簽帳單上的數字,來回台東要3000元的天價,那些在台東讀書的蘭嶼孩子,負擔豈不是更重了。
這次我和C訂了野銀村的民宿,野銀是蘭嶼目前唯一還保有較大聚落傳統地下屋的部落,我們住的是夏本菇瑪令(周秀蘭)的家,她也是唯一以傳統屋經營的民宿。帶著開朗笑容,露出一口久經檳榔洗禮的牙齒的周媽媽來機場接我們,我問她達悟話的你好怎麼說,她以十分溫柔的發音教我們「A-ko-Gai…」。
這次的行程排的很隨性,今天是非假日又已過了旅遊旺季,所以島上幾乎沒有其他的觀光客,我們騎著機車穿越橫貫公路,到了位於東岸的野銀,西岸的居民稱他們是前山,因為機場港口都在西岸,周媽媽堅持他們才是前山,「因為太陽先到她們那裡」,為了不得罪人,還是以東西相稱吧。
機車是雯雯機車行租的,島上最大的機車出租店,採良心制,歸還時先到紅頭村繳錢,自己再騎去機場,把鑰匙藏在腳踏墊下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蘭嶼有一條環島公路,島南有一條東西橫貫公路,記得幾年前來時有些地方還是石子路,現在都鋪上平坦的水泥,好騎多了。
彎腰低頭進入我們的房子,其實地下屋裡面很寬敞,可以站起身來,不過入口就很低矮,我們老是學不乖,頭上碰了好幾個包,屋內四壁都描繪著海洋裡的事物,有魚和獨木舟等等,紅黑相間的線條,顏色十分搶眼,前門面海,海風徐徐吹來十分涼爽,我們這幾天睡覺都門戶洞開,連電風扇也不必吹,閒時坐在前庭吃東西聊天,我們自己有一個高腳涼亭,周媽媽的母親常躺在涼亭裡乘涼,和對面涼亭的老婆婆聊天,身旁放著一籃檳榔,和兩塊敲檳榔的石頭,槌打之後嚼食,蘭嶼人夏天晚上大概都睡在涼亭吧,聽著遠處傳來的海浪聲入眠,有一晚忽然聽到阿婆在哼歌,有點悽涼的歌聲,聽不懂可是覺得十分悅耳,聽說蘭嶼的歌謠是文言文,現在只有老人會哼了。
周媽媽的弟弟正在整修他的涼亭,中午一伙人正在吃飯休息,看到我們也招呼著一起吃,蘭嶼人的主食是地瓜和芋頭,地瓜用手掰著吃覺得特別香,配上一些小菜,已經很豐盛了,他們還一直很不好意思,說是沒什麼好吃的啦,請不要見笑等等,實在是太客氣了。
吃飽飯以後我們漫無目的的閒晃,順便熟悉一下環境,蘭嶼島上共有六個村,椰油村有較多的商店,加油站和開元港也在那裡,還有一家農會超市,每星期有兩次貨船補充貨源,除此之外的地方幾乎都沒有聚落,海岸線有許多奇岩和海蝕洞,腹地較寬闊的地方則有水芋田和地瓜田,田裡有簡易涼亭供農人乘涼休息,田埂的牆上則長滿越橘葉蔓榕等匍伏性植物,C看得眼睛快要掉出來,直說希望庭院裡也能有這樣一面牆,可惜大自然的造景,卻不是人類可以效顰的。
蘭嶼的環島公路全長36.5公里,我們邊騎邊玩竟然也花了一個下午,橫貫公路的最高點有一個氣象站,工作人員在那裡生活想必很寂寞吧!我在氣象站的樹上找到一種藍色的蝸牛,似玉般的光澤。島嶼最南端是核廢料貯存場,還沒騎到就可以看到路邊有噴漆的標語,貯存場自己有一個小港口裝卸核廢料,四週一片死寂,並沒有看見工作人員,只有附近的龍頭岩默默的凝視這塊詛咒之地。與核廢共舞
東清村附近有一塊海灘當地人稱之為貝殼沙,貝殼都被遊客撿的差不多了,不過仍是蘭嶼少有的沙岸,潮間帶有很多有趣的小生物,我們蹲在那裡聊天,看著螃蟹小心翼翼的從洞裡爬出來,陽隧足長長的腳隨波晃呀晃。海灘上有各式各樣被海浪帶來的種子,這些海岸林的種子,隨著洋流四處漂流,開疆闢土,棋盤腳、欖仁是其中的代表植物。礁岩上盤根錯節的水沅花和南嶺堯花,在墾丁和東海岸已經被盜採嚴重,這裡的族群狀況則還算良好。
蘭嶼的動物最有趣的就是迷你豬和山羊了,剛抵達周媽媽家時,看到她飼養的小豬在草皮上吃草,她和我解釋那是它在吃零食,迷你豬在村落附近晃來晃去好不自在,唯一的缺點是隨處可見的豬便便,雖然並不很臭,踩到也蠻煩的。山羊更是全島分布,攀附在陡峭的山壁上或海邊的礁石上,老山羊的鬍子隨風飄逸,有一種哲學家的味道。除此之外還有白鼻心,當地人稱之為狐狸。鳥類資源十分豐富,人類引入的貓卻對它們造成很大的威脅,我在天池也聽到了貓叫聲,如果真是貓也擴散到那裡,對當地的鳥類來說可真是大大不妙。
蘭嶼是植物學家的天堂,僅僅46平方公里的面積,分佈了約800餘種植物,其中約有200種植物是台灣沒有而分布於菲律賓群島,蘭嶼的珍稀植物在生態研究上有著重大意義,攀爬島上的天池是欣賞熱帶雨林的好路線,入口在垃圾掩埋場對面,來回約3小時,我們在湖畔野餐,C陶醉的說它可以寫出湖濱散記了,陣陣涼風吹皺池水,湖中矗立著枯木群,無語的指向天空。
東清灣有一群戲水的孩童,陽光親吻著他們光滑的身軀,我戴著面鏡在珊瑚礁中穿梭,鮮豔的熱帶魚在我面前悠遊,柔弱無骨的軟珊瑚隨著海波蕩漾著,這一切是那麼美好,如果我沒去想這些小孩子的前途,或者忽視年輕人茫然的眼神,又或者看不見抵不住文明浪潮的老人家的無助,蘭嶼的語言文化生態環境正慢慢的流失著。C說,有些東西你是永遠無法回復。
達悟人到底快不快樂,身為達悟人幸或不幸,套一句我在野銀街上聽到的話,「歡迎來到我們的國家!」。

2002/9/9

再窮都要去旅行-加拿大落磯山脈之旅後記IV

1999年10月18日
在我的腦海裡,傑士伯是寂靜無聲的,非常幽靜,馴鹿也總安安靜靜的吃草,沒什麼爭執情事。整個小鎮的人口大約相等於一個台灣任何一個大城市裡的一棟大樓吧!那就難怪人家的生活品質佳了。
鎮上可愛的花園洋房林立,每棟都像是「瑪莎的生活情趣」裡的樣品屋,傍晚看見扛著棒球棍和手套的小孩,踏著輕鬆的步伐回家吃晚飯,平平是人,在台灣的生活每天卻像是打仗,唉!
一早我們到鎮郊去乘坐傑士伯纜車,登上陡峭的Whistlers山北坡,有一條大約一公里長的步道通往山頂,如今是積雪遍地,精美的解說牌上卻畫著栩栩如生的高山野花,想必這裡夏天時一定是百花齊放,沿途警示牌畫著不要踩到花的大腳丫圖示;高山寒原上的野花顏色鮮豔不可思議,看似嬌豔柔弱的花朵,卻長在光禿禿的岩盤上,令我想起南湖圈谷的夏日光景,不過累的多,要背大背包走兩天的路才能看到此景。
下山之後驅車到瑪琳峽谷(Maligne Canyon),峽谷是由瑪琳湖沖刷而成,之前在旅遊書上看的照片,到現場才知道什麼叫深不可測,其實沒有我們太魯閣峽谷那樣深達幾百公尺,但因為入口窄所以顯的格外深,瑪琳峽谷是神祕的魔法湖湖底的出水口。
到瑪琳湖(Maligne lake)的途中,看到乾涸成沼澤狀的魔法湖(Medicine lake),魔法湖的湖水每年冬天都會乾涸,當地的印第安人不明所以,所以稱之為魔法湖,其實魔法湖的湖水由較高的瑪琳湖從湖底注入,再從瑪琳峽谷流出,因冬季融雪減少,瑪琳湖水位降低使得湖水迅速下降導致乾涸。
正在得意對兩老講解典故的當兒,忽然從山壁上衝下來一群大角羊,舔起我們的車殼起來,喂!喂!你們在幹嘛,這群大角羊男女老少都有,近的都可以摸到公羊頭上的大角,起勁的舔著,好像我們的車是個超大棒棒糖,仔細想想大概是我們的車殼黏著厚厚的一層土,這群羊在補充鹽分的緣故,後面跟著一臺車上兩個女人嘖嘖稱奇,不過也興災樂禍不了多久,這群飢渴的大角羊看看舔的差不多馬上轉移陣地,於是我們在那兩個女人的尖叫聲中帶著滿車的吻痕愴惶逃命。
瑪琳湖是洛磯山脈最大,也是世界第二大的冰河湖,湖水靜謐,散發著一股濃濃秋意,90分鐘的乘船遊湖之旅可到達湖中著名的精靈島,可惜十月下旬已經停駛了,沿著湖走一周,雪山倒映在湖中是如此清晰,竟分辨不出真假,一隻掉了毛的老綠頭鴨慢慢游過來,不時探頭到水裡找東西吃,或許是無力南飛吧,鴨腳浸在冰冷的湖水裡應該不太好受。
一隻湖邊的紅松鼠正在樹上大吃特吃Douglas松的松毬,上上下下拾取地上的松毬,另一隻未雨綢繆的松鼠則辛勤收集松毬成一堆作為渡冬食物,看來松鼠間對享樂的觀念也不盡相同,看在我們的眼裡,則是感覺冬天真的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