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8

傳攀是甚麼? 可以吃嗎?

話說去年的4月,BRW三人組到阿魯巴上了基礎的攀岩課程,我個人的動機是因為研究長在樹冠層的附生植物所需,因為敝人手腳很不靈便 XD,對繩結等確保技術從來也沒有正式的學習過,上山總是土法煉鋼見機行事,覺得有必要加強一下攀登的技術等等。
沒想到接觸攀岩之後,沒多久就入迷了,剛開始攀岩,短時間就能把自己搞得很累,那種全身脫力的疲累其實很爽,因為像我們這種用腦多過於使用四肢的人來說,每周能這樣釋放身體多餘的精力其實蠻紓壓的。
而且攀岩讓我發現我本人左右肌力十分不平衡的現象,並嘗試著在日常生活中,更均衡的使用身體,此外,攀岩要撐得久,其實跟技巧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攀岩是一種不斷超越體力極限的運動,如果能在更短的時間內,用更有效率的姿勢完成,就能更省精力,其實跟生態系的原則非常接近。
一開始我們都在人工岩場練習,也就是所謂的運動攀登,基本上這些岩點都是仿製野外岩點的狀況,用脫模的方法製作,而固定岩點的板子也都是模仿戶外的岩壁,最好的品牌多半來自歐洲,尤其是法國,因為攀岩的濫觴就是法國的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台灣早期興建的岩場都是法國出品,不過最近因為節省成本,大部分都變成中國製的便宜貨了。
人工岩場的岩壁上都有設置固定點,只要把身上的確保固定在這些固定點上,就能安全地攀爬了,缺點是也只能爬既有的固定路線,優點是能利用很小的場地、岩點的配置以及人工岩壁的造型來模擬困難地形加以練習,此外戶外天氣不佳的時候,設置在室內的岩場也不受影響。
不過對愛登山的我們三人來說,當然天然的岩壁才是王道,而北台灣的戶外攀岩聖地就是龍洞了,剛好離小貓食堂(跟三座核電廠)都很近 XD,雖然也有人在天然岩壁上打永久固定點來進行運動攀登,多數情形下,攀爬天然的岩壁必須利用如主圖的那些工具、自己架設固定點來加以確保,稱之為傳統攀登(簡稱傳攀),這些工具都很貴,所以雖然現在才學攀岩似乎有點老,不過財力也才能負荷啊...... XD
所以10月底,趁東北季風還不是太囂張,我們三人又報名了艾格探險所開的傳攀課程,在龍洞進行2個周末的訓練,不過運氣很好的我們,剛好那兩個周末都見識到龍洞的狂風巨浪。
傳攀所需要的裝備實在是很多,在攀爬前都要一一檢查,思考每一個攀爬的步驟,因為掛在岩壁上才發現出錯的時候,恐怖可是加乘100倍也不只啊!
在野外由於每次面對的情形都不同,除了體力以外,傳攀等於又要考驗思考力跟臨機應變的能力, 結果又回到頭腦不簡單的世界 (囧)
在寬廣無邊的岩壁上作業,一開始可是嚇得批批錯,可是下岩壁之後又覺得完成一條路線的感覺好嗨,我想傳攀分泌的腦內多巴胺一定很高 XD
 
三人在龍洞完成的第一條傳攀路線叫做"結晶",去程在黃金谷小徑路邊看到很漂亮的石英結晶,可惜大的都被敲下來了。
第二周緊接著練習多繩距攀登,攀岩我們通常會帶60米長的繩子,考慮垂降回地面的高度,一次攀爬大概就是20-25米左右的高度,稱之為單繩距,如果岩壁高於25米,就必須在中間架設確保站,抽繩再爬,稱之為多繩距攀登,國外有些大岩壁(big wall),可能要爬幾十段繩距,花費一天以上呢!
課程結束後一周,龍洞天氣預報是好天氣,我們又出發去上課時來不及爬的結訓路線"鯨魚頭",有沒有像?
第一段繩距結束,坐在鯨魚頭旁邊休息的樣子,視野極好,不過看到下一段路,我立馬想垂降回地面了 XD
還好有高手先鋒。
這天的天氣預報失準,後來颳起狂風,連岩壁都快站不穩。
還好經驗豐富的教練(也就是艾格的首席 XD),把我們平安的帶下岩壁。
回程時鐘塔平台區竟然被大浪淹沒 (上圖還有個不怕死的老外強行通過),由於我們是怕死的台灣人 XD,首席此時立馬拿出攀岩工具,像好岩壁,開始找尋出路。
後來穿越幾乎沒有人跡林投林回家,搞得有點像中級山探勘的fu,你看傳攀是不是非常自由,真是令人入迷的運動啊!
回程時看到的烏龜岩,沒想到2周後,我們又用剛學到的傳攀技術登上烏龜岩了,希望有一天,能嚐嚐在大岩壁上,吊掛帳棚過夜的滋味哪!

2013/11/18

阿里郎的秋天

11月上旬受韓國國立樹木園之邀去參加研討會,才發現從桃園飛到韓國不用2小時啊! 雖然我本人並不排韓,不過也不知道為何,韓國從來也沒排上R&B的旅行wish list裡,不過這次短短的研討會之行,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室內廳演講,阿里郎卻給我留下蠻好的映象耶!
<不過上圖中的男士卻不是阿里郎,而是北海道林產所的田中博士>
 
從首爾機場往飯店的途中,會穿越一些小河口,此時我就發現附近小丘上的黃葉十分整齊美麗,後來進了首爾市區,發現跟東京一樣種了許多銀杏行道樹,葉片紛紛轉成美麗的金黃色,上圖是研討會場之一的奧林匹克飯店。
 
飯店周遭便是1988年舉辦漢城奧運的運動場館及公園,難得在大都市裡有一片這麼大的公園,吸引許多市民前來運動,後來才聽說今年落葉樹變色的比較遲,研討會舉辦之際正好遇到紅葉最盛之際,真是十分幸運。
 
 第二天研討會因為某場演講取消,賺到1個小時,於是我跟昆明植物所的研究員趕在天黑前,到公園裡欣賞紅葉夾道的秋色。
 
 同伴認為很像英國巨石陣的裝置藝術 (後來發現韓國人還真喜歡石雕)
 有趣的南瓜長廊,使我想起很久以前到宜蘭珍珠社區看到的瓜棚。
 
這麼大的公園跟這麼多的落葉樹,每天產生的落葉量肯定很驚人,果然給我發現隱藏在小山丘上的植物堆肥場。
 
隔天研討會場轉進到國立樹木園,位於首爾東北方30公里左右的郊區,我覺得樹木園的招牌很有型,後來才知道原來岩石算是韓式庭園(我也是這次才聽到有這種形式的庭園造景)的重要元素之一。
 
 樹木園在10年前成立,所管理的光陵林(Gawangneung forest)是UNESCO公告的生物圈保留區(biosphere researve),在15世紀便因為是太祖的陵墓所在地而被保護著,面積總共有25000公頃的山林,整個為濃郁的秋色所環繞。
 
 4天的研討會結束後,近晚我們終於有機會在這個森林裡放風了2小時,我選擇了較長的環山路線,入口是一片金黃色的落羽松林(Taxodium)。
 
葉子形狀很可愛的鵝掌楸(Liriodendron)。
 一開始和大伙踏著金黃色的銀杏落葉前進。
 
 不一會迎著落日餘暉,進入一片未受干擾的原始林,我和嘴裡念念有詞著樹木學名的田中先生,由於太享受這片森林的秋景,不知不覺竟然落到隊伍的最後了。
 
 多層次的暖色系超美的。
 
金黃色的樹冠受夕陽反射如同黃金一般閃爍著。
 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溫帶的原始林,不過我看來自北海道的田中先生也十分陶醉於這美景。
 
最後抵達晚宴會場時天都黑一半囉! 我也快餓翻了,不過心靈卻是大滿足啊!

2013/11/11

武界林道逆登卓社大山之行(下)

P1040369
第二天清早,三人起床喝完喝摩斯的黑咖啡醒腦、跟簡單的早餐之後,就收拾好小背包上路了。
剛出發時還得用頭燈照路,不一會天色微明,還可以看見對山的武界部落,沒想到前一天走了這麼遠啊?!
P1040364
半小時後抵達據說是武界林道上最危險的地形V行斷崖,不過對學習攀岩一年的BRW三人組來說,輕裝橫渡算是小菜一碟(超臭屁)。
P1040423
有登山前輩大德設置了白鐵梯以便上下,不過溪谷落石導致鐵梯損壞的很快,上攀時我故意不用鐵梯,發現還不算太困難,下攀回營地時,尤其是重裝行進,有鐵梯還真的方便不少。
P1040375
抵達53K苗圃遺跡,說實在這個營地一點也比不上我們溫暖的向陽營地,在山上果然還是要信任原住民獵人的選擇 XD
P1040377
本來以為林道到此為止,沒想到一再上切還陸續遇到林道遺跡! 下山後查了一下,過往的武界林道開到60幾K,幾乎到達卓社大山腳下了! 而過去四大天王時代攀登乾卓萬群峰,也是搭柴車進入武界林道,以放射狀的方式攀爬,另外還有一條從東邊深入此區的丹大林道,當時也很熱鬧,不過現在這些林道都變得十分荒涼了,大自然用30年就可以回收人類自以為很偉大的建設,力量好強大啊!
P1040380
林道上散落的水鹿骨(吧),Brian無聊在拚骨頭的時候,我還在一旁解釋中醫藥材"龍骨"的藥性給他們聽 XD
P1040379
看到2900鞍了,感覺好近,結果又在箭竹林裡吃盡苦頭才走到,卓社大山的箭竹林真是太恐怖了,個人覺得比能高南峰的還難搞,不知道奇萊東稜的箭竹海如何?
P1040381
短暫鑽出箭竹林的破空,看到一株被風塑形的樹,精神為之一振。
P1040383
快到2900鞍的時候,有一處鐵杉林看起來是水鹿磨角區,頗有一些剛剛被磨掉樹皮的小鐵杉,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個奇怪的景象是走馬博接近馬布谷的森林,Buya跟我說水鹿長新角的時候會癢,所以要磨角,說也奇怪,水鹿磨角其它不愛偏偏要選鐵杉,而且還要吃水裡的藻類(水綿)補充膠質,以上是原住民的豆知識。
害我不禁想像一群水鹿在這片森林裡磨角兼"開港"的畫面,好像一群太太在美容院修指甲聊八卦這樣 XD
記得年初有報導說某些學者覺得水鹿磨角的行為會"干擾"生態,認為山區的水鹿族群過多了,會影響鐵杉林的生存,我覺得這個推論也未免過於武斷了,我很小心眼的推想這研究結論、不會是想幫合法狩獵採取鹿茸這門生意解套吧?
P1040386
上到稜線後看見層層疊疊的栗粞溪谷(濁水溪源頭),原來我們就是沿著這溪谷入山的。
P1040404
還有遠方(右中),好像把青山剃頭的(不)清境農場聚落。
P1040394
回望2900鞍,有不少看天池分布在短箭竹上,難怪水鹿喜歡在那裡聚集。
P1040401
接近卓社大山山頭的時候,經過一個長滿黃山蟹甲草、霧氣濃重的深谷,記得以前有人跟我說這種稀有植物只長在雪山黑森林,結果後來我在不只一處山區看到許多,看來植物學家跟動物學家一樣也不能亂下結論。
P1040403
終於到了,卓社大山與快要登頂的Brian(橘色背包小人)一起入鏡。
P1040408
山頂的玉山圓柏結實累累,我收集了一些種子寄給荷蘭老師的針葉樹植物園,希望將來在歐洲也能看到故鄉的樹 :-)
P1040414
由於回程路遙遙,我們在山頂待了不到半小時就匆匆下山了,此時下起微雨,幸運看見橫跨整個山谷的彩虹橋。
P1040417
陽光忽隱忽現,轉個彎又看見另一座彩虹橋。
P1040421
林道上的色彩則是正值花期、鮮豔的穗花蛇菰。
P1040431
隔日下山時,天氣轉晴,遠方的群峰歷歷在目,拿出地圖比對,認出了雪山的身影。
P1040431-2
回到辦公室比對上河的立體地圖,恍然大悟其它的山頭原來以前都爬過啊!
P1040442
這天中午終於回到登山口,差不多下降了1800公尺真驚人,得意忘形的Brian還走起獨木橋慶祝完登卓社大山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