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7

公告:小貓食堂成立

front
自高中畢業到台南唸書就開啟我一連串搬遷的生涯,大學租屋總共搬了5次家,博士班搬2次家,工作後從板橋搬到台東又搬到六龜再搬回板橋共搬家3次,結婚後跟小貓一起搬家2次,去紅毛國唸書更是精彩,含去跟回台灣兩年內就搬家5次,真不知道是怎樣漂泊的人生,可以說成年後就非常瞭解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搬家與適應新環境對我不算太大的挑戰,不過最痛恨的就是打包等繁瑣的工作。
2ndb02套句半路聽來的社會學用語,這樣具有「離散」經驗的R&B,從很久以前就肖想買一間自己的房子,可是第一我們的積蓄很微薄,第二Rebecca只想買透天能種花的房子,因為在板橋公寓長大的我,實在厭煩鄰居每每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鬧鬧,總之我跟Brian都是「群性」很差的人就是了,可是仍在壯年的我們總不能退休到山裡面去養老,畢竟還要上班賺錢填飽自己的肚子,而能夠滿足上述條件又便宜的房子實在是很難找,起初,我把尋找房子的地點設定在山佳,這是我從很久以前搭火車通勤時就很喜歡的小站,雖然說出來大概有一半的人都不知道在哪裡,不過山佳其實離台北不遠,就算想騎摩托車上班也辦的到,何況又有火車站,而且天生反骨的我偏偏就喜歡這種多數人覺得很鳥的地方。
我找房子的策略是先上網搜尋符合條件跟價位的物件,然後聯絡仲介帶我們去看房子,算是主動出擊型,所以雖然我在網路上考慮過的房子至少超過100間,但實際去現場看的應該不超過10間,一開始鎖定的山佳地區,喜歡的都太貴,而且釋出的物件很少,過一陣子就轉戰到鄰近的樹林地區光興街區域,所謂的樹林的小陽明山(老實說聽起來有點遜),這裡的房子比較老舊,而且有些房子看起來有點水土保持的問題,不過很便宜,看了幾間怪屋之後終於找到一間頂樓陽台可以俯瞰整個大台北地區的超破爛房子,房間看起來大概有10年以上沒人住過,第一次看房時樓梯上還有一隻乾掉的死鳥,但先天條件不錯,而且是邊間採光佳,也有前後庭院,可以種大量的植物,確定好地質跟結構沒有問題之後,連改裝設計圖都畫好了,我跟Brian正想出價之際,該棟「鬼屋」竟然被買走了,簡直是晴天霹靂,害我去印度開會時整個人很消沈,一直思考這個半路殺出的成咬金到底是何方人物?

大概又過了一個月才拾起低落的心情繼續找房,不過光興街的房子已經被我們看完,也沒什麼新物件了,我於是把尋屋觸角擴展到台北縣及桃園縣的其它地區,老實說我們買的起的房子也不多,不是三峽山區就是新店山區,或是新屋、龍潭、楊梅等等,再不然就是法拍屋,法拍屋除了要2成現金以外,還有不能看屋的風險。因為冬天早起是我的罩門,我很討厭通勤,所以不想考慮來回通勤時間超過2小時的地點,後來有一天在591看到一間位於汐止的便宜透天厝,照片拍的很美很吸引人,當然我也知道照片會騙人要眼見為憑,所以就跟仲介約了,在一個傾盆大雨的星期六早晨搭火車到汐科站去看房,果不其然是一間牆壁白華很嚴重的老房子,不過採光蠻好的,而且後院緊鄰一個小稜線,可以種很多樹,也不至於會有土石流的危險,前門對著社區的小巷子,算是輕微的巷衝,也因此採光佳,可以看到對面山上的原生林。

3rdfront 

此外價錢也算負擔的起(大概可以貸款8成),我問仲介有沒有別人來看過,他說很多,不過大部分看過以後都罵他照片騙人,但有一個設計師口頭出價要買卻還沒下斡旋。說實在,B貨的價錢若能買到A貨那這房子就很有問題了(多半是凶宅什麼的),所以我很清楚便宜的房子多半是屋況不佳要整修的房子,此外,自從經歷屬意的房子被搶走的悔恨之後,我跟Brian就領悟:

買房子跟結婚一樣是需要一點衝動的。

於是在汐止晃一晃也沒回家,當天下午就跑去仲介那裡下了5萬塊斡旋金,出價了。

結果星期天早上我還在往合歡山出差的路途上就接到仲介的電話說買到了,靠,於是在樹林地區找了一年沒收穫,莫名其妙卻在兩天內買到汐止的一間房子了。

說實在我真的從沒想過以後會住汐止,因為一提到汐止,腦海裡總是浮現納莉颱風期間,汐止市整個泡在洪水裡的畫面,加上我們是在台北南邊長大的小孩子,對北台北不太熟悉,不過聽說汐止也快動工蓋捷運了,加上汐科站離我們未來的家也不很遠,所以整體來說交通不成問題,所以地點應該還OK吧。

接下來卻是一堆麻煩事的開始,因為雙方家長都還沒看過就買到了,所以首先得請老人家去看房子,想也知道,父母根本不能想像我們會買這種破屋,所以一開始被罵到臭頭,又嫌風水不好(巷衝),結果為了取信家人,花了比找房子多十倍的力氣請朋友看風水、請防水估價、吵架幾次、冷戰幾天,最後還是去簽約買了房子,所以這裡正式公告:

汐止小貓食堂即將成立,未來將提供社區貓族的放飯服務等等,哈哈。

接下來就是貸款事宜,還有房屋裝修等過程,我會將買屋修屋的過程與大家分享,請舊雨新知定時開機欣賞喔。

2009/11/16

猴硐訪貓

IMG_8402
每次我搭北迴鐵路,最喜歡經過幾個平溪線附近的站,很難想像在這麼靠近台北這個污濁城市的郊區,就有這麼美的所在,最近我又多了一個拜訪這些小鄉鎮的理由。
IMG_8413聽說了,那裡有一個對貓很友善的社區,貓兒自由自在的生活,一點也不怕人,那個地方叫猴硐。
猴硐,舊名猴洞(又是被那些自以為有品味的傢伙改的名)。
要拜訪猴硐很簡單,台鐵每半小時左右就有班車前往,從台北出發不到一小時的車程,多數人在前一站瑞芳下車,準備去九份。以往在猴硐下車,多半是要去搭車往平溪線的,可是現在你還可以在猴硐多停留一會,如果你是跟我一樣的貓迷的話。
出月台之後,馬上可以看到天橋上懸掛不少貓迷的攝影作品在這裡歡迎你,當然你想自己拍、並且看看這些親人的貓咪的話,出站以後直接穿過天橋往後站山裡的社區走,然後你就可以開始搜尋貓咪的身影了。
貓咪真的很多,因為我拜訪這裡是一個陰天的下午,你知道貓咪喜歡曬太陽,加上下午是夜貓子補眠的時間,當天的貓指數都超過20,而且個個肥美可愛,果真是拍貓的天堂。
里長伯應該是這個社區充滿可愛貓咪的最大功臣,他不但在可愛的貓主題庭院裡設了木箱做的臨時貓窩,還有固定的放飯時間,社區局民(大部分是老人家)也都對貓咪很友善,所以這裡的貓都不太怕人,皮毛也很光潔。
不多說,欣賞R&B當天的拍攝成果吧。
IMG_2531
月台上小心貓出沒地圖。
IMG_8378
人手一機拍貓咪。
IMG_8328
里長伯牌自製貓窩。
IMG_8343
Brian偷玩貓。
IMG_8381
奇怪的是,猴硐的貓咪都以黑白色系為主。
IMG_8388
我媽超擔心這隻愛在窗沿睡覺的貓。
IMG_8428
然後她也最愛這隻生著一副很嚴肅鬍子的黑白貓。
IMG_8420
終於有一隻橘子貓(我最愛看貓逛大街的跩樣子)。
IMG_2590
前站髒兮兮瘦巴巴的可憐小貓(快遷居到後站去住吧,寶貝)。
IMG_2551
社區活動中心(跟樂生感覺有像),車輪牌的國旗真煞風景,不如用貓相片替代一下算了。
IMG_2554
志工在幫活動中心外牆畫上貓列車裝飾(好勾錐 ^^)。
IMG_2568
猴硐真是一個很美麗很幽靜的小地方。
IMG_2573
你還可以散步走過這座運煤橋。
IMG_2571
舊礦坑。
IMG_2582
別具風味的老神舍。
希望猴硐永遠這麼美,貓咪跟人永遠幸福喔。

2009/11/1

在邦加羅爾(Bangalore)機場寫網誌(更新)

IMG_8185
終於結束八天的南印度之行,這次參加的研討會雖然有點冗長,不過由於大家都被關在研討會場跑不掉,所以還認識了不少人,算是有點收穫,而且親眼見到許多做森林樹冠層研究的大師們,然後發現想像跟事實在差很多,所以有點幻滅,指導教授Jan安慰我,說他在這把年紀也都還常遇到這種事,叫我不要介意。好消息是很多人跑來跟我說報告的很棒,還說不知道台灣這麼小的島還保留有這麼多自然美景,外交小天使的工作還算有點成功,哈哈。
IMG_8302

因為同伴比我早一天返航,今天我只得一個人在市區亂逛,一個人旅行實在是很無聊,算一算總共在印度的starbucks(cafe coeffe day)混了2、3個小時,喝了三杯咖啡跟一杯大吉嶺茶,兩個三明治,剩的現金不多,只買了兩件衣服跟一些紀念品,去逛了號稱歷史很悠久的植物園,結果96公頃的植物園都是巨大的芒果樹,沒長什麼見識。

雖然事前沒空也沒做什麼功課,雜七雜八待了幾天好像也累積一些不太有用的心得,閒著無聊寫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下。

IMG_7976
Bangalore第一糟糕的是交通,實在是被當地交通搞的快要瘋掉,而且路上所有的交通工具同時都在按喇叭,同行的Alfredo說這些司機開車第一件事應該是檢查喇叭有沒有壞,如果壞掉乾脆就不出門了,我是覺得還蠻有可能的,有一次他實在被叭到抓狂,說這些人如果在哥斯大黎加一定會被拖下車來打,哈哈。

要在市區裡移動除了計程車跟巴士(巴士我想外國人應該沒辦法搭,因為不但沒有門,而且乘客都在馬路中間上車),所以大家最常用的是一種三輪摩托車(當地人叫瑞克蕭,我們喜歡叫它嘟嘟車),經過我幾天來的觀察,要正確而愉快的搭嘟嘟車,有一些訣竅,否則會被騙得七竅生煙,大壞心情。

首先不要搭那些停在商場或旅館門口等你的嘟嘟車,這些人都只想賣行程而且還會獅子大開口,基本上嘟嘟車是有碼表的,前2公里14盧比,並不很貴,不過壞司機通常不用碼表,經過我多日來的觀察,好司機還是存在的,通常找那些比較老的比較老實,由於市區道路完全不平行加上大多數是單行道,所以搭車前最好先看地圖確認自己在正確的方向再招車,上車前堅定的報出路名,最好簡說(以代表自己是識途老馬),通常司機就會乖乖的按下碼表開始載你,騙子最多的M.G. road,直接去計程車排班站,以獎勵那些正直排班的司機,應用以上的原則,今天一個人搭車完全沒被騙,司機也沒繞路,車資是和荷蘭老師一起搭車的1/2,應該算有效吧。
先去check in,待續。
繼續------
剛才出關時被搞的有點不爽,因為出境卡國籍填台灣,海關看看護照說China? 懷疑我,可惡的白癡護照。

繼續無用的心得。
IMG_8004
印度有25個州,個個有自己的語言,據北印度來的人說,他們也只能用英文跟Hindi溝通,而且很多當地人並不會說這兩種語言,所以他們也覺得很異國風情,不過比起我們這些死外國觀光客當然還是差很多,昨天跟幾個剛認識的年輕印度學者和學生,一起租車去附近的古城玩,才130公里的路程來回竟開了7小時,難怪我啟程時跟Jan說,走高速公路應該不很久,他說印度的高速公路跟台灣和荷蘭不同,會有牛通過,果然比預計時間晚了3小時才到旅館,害我無法跟同伴吃離別晚餐,可惡。

不過跟印度人同行還是有點好處,比較能深入民間,例如使用休息站餐廳的茅坑(據老闆的說法是good quality!)還好已經天黑看不清楚,不然可能會尿不出來。
不過蚊子很多的路邊餐廳,料理意外的好吃,差不多是此行最好吃的一餐,我還跟大家一起喝蒼蠅飛來飛去的現榨甘蔗檸檬汁,腸胃一點事都沒有,真是很乖的腸胃,感謝你們。
IMG_8199
說起印度料理,由於很多晚上都跟Jan他們去吃有waiter解說的高級餐廳,因而增長了一些見識,之前在尼伯爾最愛吃Tandoor chicken,原來Tandoor是指用碳火烤的意思,所以其實也有魚、牛、羊等變化,不過我目前在印度所吃過雞料理都很美味,建議點菜不能決定時就點雞料理,失敗率是零。

此外,我還跟印度人請教了一些印度料理地理學,差別在於:南印度料理以米飯為主,北印度則以麵食為主,跟溫度當然有關,北印度料理因為天氣冷所以比較辣,也使用比較多的乳製品,如優格跟起司,東印度料理如加爾各達跟清奈以魚為主,聽說一天要吃兩餐魚,西印度料理則比較國際化,跟殖民者有關。
此外印度料理主要分為乾dry跟濕wet兩大類,乾的多半是烤的跟炸的,濕的就是勾勾的有燉煮香料,當然乾的也有加香料,然後還有Dal,是燉豆子糊,跟麵餅一起吃或淋在米飯上,米飯也有很多選擇,最喜歡的是一種勾勾的菠菜飯,因為是濕飯,如果點這又點勾勾的配料,伺者就會皺眉頭,飯後一定要來一把小茴香子以清除口內的香料味道,小茴香有很多口味,還有裹糖衣的,有點像台灣的花生。
剛開始嘗試印度料理非常喜歡,不過天天吃一星期就膩了,香料種類雖多,其實大致味道都一樣,不像台灣小吃變化那麼多,而且吃久了身上也散發出像印度人一樣的香料味,有點傷腦筋。有一晚我跟Alfredo決定去吃pizza hut,沒想到披薩也是香料版本,我還點了masala檸檬汽水,喝起來有點像酸梅檸檬汽水,不過其實不難喝。
要去登機了,待續。
在新加坡機場等登機,繼續。
IMG_8088
再來是印度女人的穿著。

根據我幾天來的觀察,傳統的印度服飾沙麗,原來是小可愛,再加上一件大披巾當圍巾跟裙子,由於上衣是小可愛,所以其實會露出肚子,年輕美眉的細腰當然很秀色可餐,不過若肚皮下垂穿起來就有點不妙,喜愛民族風服飾的我發現還有很多女人穿一種長衫,多半是棉麻製,據說叫Kurta,同行的印度女孩說這種衣服比較輕便,同時也可以很正式,今天在Brigade街找到一間有標示價錢的女裝店,終於買到幾件,還蠻高興的。

再來是關於印度男人的觀察。

印度男人應該蠻喜歡身體的接觸,路上常看到男人手牽手逛街,他們也很喜歡跟女人握手、搭肩什麼的,感覺有點豬哥(當然不能以偏蓋全,我相信還是有正經的印度男人的)。不過最好不要跟他們太親密,免得這些印度男人得寸進尺,舉例來說,我在荷蘭遇到的那個在美國NASA工作的印度物理學家也好不到哪去,相約碰面就想跟人摟摟抱抱,還請我喝wisky,還好我酒量好(他大概有點吃驚,哈),加上過去旅行時遇過很多騙子比較機警,不然可能就被拐了,旅行的經驗還是很有用呢!是吧。

雜七雜八寫了一大堆,也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到印度北部山區去健行,應該又是另一種風景吧。


後記:

由於印度航空延誤,害我現在被困在新加坡機場等下一班飛機,得到一張免費早餐券,可惜不能吃榮壽司,剛嗑了一碗肉骨茶,跟新加坡人用台語對話蠻funny的,好像對我在印度染的感冒有點幫助,一直覺得航班號碼444很不lucky,希望此行之後一切順利啊。

2009/8/20

應該成立高山特別行政區

IMG_4661
很多人說,民進黨現在跟國民黨一樣爛,被迫在兩個爛蘋果之間作選擇實在很痛苦之類,我覺得這是不動腦筋的說法,仔細檢視候選人的政見,常常發現民進黨的候選人提出的政見都比較有創意或有遠見,例如李應元選台北市長時,建議廢除松山機場,改建中央公園,現在看來,實在是很對,高鐵通車之後,松山機場的運量就大減,以後桃園機場捷運再通車,松山機場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也不用特地多花一兩百億把柵湖線轉個大彎,車廂還限用大件行李,台北市多了一個這麼大的綠地,不是很美好嗎?大安森林公園可是把附近的房市翻了不知幾倍啊!
這次的水災過後,呂秀蓮也提出一個我覺得很不錯的政見:設立高山行政區
更進一步衍申,我覺得台灣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地部落應該都要劃入高山特別行政區,由部落自治,來保護平地人的水源,或許有些人會覺得交由原住民部落自治不太安全,這就錯了,居住在山區的原住民長久以來已經累積了許多與大自然相處的智慧,而且以部落方式自治也會有團體制衡的力量,反而可以解決現在山區的無政府狀態開發,部落自治現在都已經有很成功的例子,像達娜伊谷與司馬庫斯、桃米村,當地居民自動自發把環境保護好,反而累積了日後生態旅遊的資源,為部落帶來新的收入。
山地部落自治的經費,應該由水費收入及水保局經費支應,台灣的水費根本就過度便宜,尤其是不合理的工業用水優惠,以台灣為世界排名第18缺水國而言,根本不適合石化業等用水用電超高的產業,所以首先第一步不合理的水價應該檢討。此外每年預算超高的水保局,從事的根本不是水源保護的工作,不是水泥化野溪,就是把農村拉皮美化,美名為「再生」農村,不如把經費釋出交由更有效率的民間來保護台灣的水源地。
其實台灣山區也不是完全不能進行農業,只要減少肥料與農藥的施用,避免坡度過大或溪溝上游開墾即可,只是現在的山地農業很多都有平地漢人的介入,原住民或老榮民在山區生活不易,常常都把農地出租給設籍在平地的漢人,漢人開發技術跟資金都比較充足,所以常常會超限利用,因此高山行政區應該要排除設籍在平地的居民。
這是我目前想到的,解決台灣的環境問題,大家一起來腦力激盪吧。

2009/8/17

我們該學習的是適應水災

IMG_5557
<上圖是今年二月在依麻林道遠眺太麻里溪的出海口,現在應該面目全非了吧>
水災過後,如過去一樣,檢討的聲音排山倒海而來,多半集中在未來如何防治水災,山區居民要不要遷村等議題,然而台灣的水災真的能夠根治嗎?遷村能徹底解決問題嗎?
首先我們要瞭解台灣是一個地質年代十分年輕的島嶼,山陡水急,地質又十分破碎,加上位於地震帶及颱風行經路線上,台灣的地貌整個是不停變動的,居住在這塊島上的生物,想要與之抗衡,倒不如想辦法去適應她。
而未來的氣候,在全球暖化進行下,更是難以預測,目前只知道暴雨跟乾旱等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會持續上昇,許多歐美先進國家已經開始思考的不是如何阻止氣候暖化(因為已經無法阻止,只能延緩),像荷蘭等低窪沿海國家,開始反省過去的圍堵治水政策,而考慮更生態的還地於水方式,利用濕地的涵養功能來降低水患發生的強度(連結)
九份二山
<台灣的地貌處於不停變動之中,上圖是921地震九份二山震央>
IMG_5444
<山區的地形更是年年不同,上圖是毀掉中平林道的玉林橋大崩壁,橋勒?早就飄到太平洋海底了>
IMG_0647
<每次颱風侵襲,山裡面都會有這樣的倒木,這次就是雨太大,把倒木都一股腦的沖出來變成飄流木了>
這次水災被牽拖最慘的是中央氣象局,說句公道話,台灣的氣象紀錄資料不過百年,而且過去多半設置在平地的都市區域,山區氣象站的設置都是近十幾年的事,雨量原本就是最難預測的東西,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加上台灣地形複雜,常在野外跑的人都知道,往往這個山谷大雨滂沱,轉個彎過個稜線就陽光普照,中央氣象局若像CNN這種外國媒體隨意加重災情預測,結果不準,也是會被罵到臭頭,台灣氣象局的預算怎麼跟日本和NASA比,一分錢一分貨啦,況且就算中央氣象局神算雨量精準區域,土石流監測也得配合,難道颱風一來那些山區的居民(They)就得全員撤退,螞蝗你知道台灣的山地村有多少嗎?大概只有幫他買票的地方幹部搞的清楚吧。
IMG_0394
<原本湛藍無比的太麻里海岸線>
又有平地人說:那些地方本來就不適合居住,不如遷村吧。
若按照台灣的先天條件評估,根本沒有適合人類安全居住的地方,你以為台北市很安全嗎?500年前也是雲夢大澤而已,這也是我強烈反對台灣有四座核電廠的原因,工程人員所謂的建築強度,也是根據過去的氣象地質資料統計而來,這些監測資料最多不過百年,可靠嗎?
更何況遷村談何容易,除了要當地人意願配合以外,遷村等於把他們維生的能力連根拔起,在山上的生活簡單,多半自給自足,一年恐怕花費不到一萬塊台幣,遷村之後,要這些瞬間失去土地的人如何謀生,台灣能住人的地方都住滿了,自動自發來平地討生活的三鶯部落,還不是像流浪狗一樣被驅趕(雖然螞蝗把他們當人看),其實山裡大部分的聚落還是位於比較安全的河階台地上,原住民的祖先不是隨便建立村落的,所以就地重建還是比較可能的選項(當然居民的意願第一),在重建之前,地質調查跟設立監測儀器是必要的措施。
DSCN5393
<台灣的山高溪水陡急,上圖的秀姑巒溪口,從中央山脈到出海口不過30公里左右>
於是你就問了,如果原住民祖先建村的地方應該很安全,為什麼又會發生土石流滅村事件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台灣沒有國土規劃
過去在本小格刊登過不少福爾摩沙美景的照片,那是因為我想和大家分享台灣美的一面,事實是,台灣的山地開發根本處於無政府狀態,而且台灣人健忘的可憐,每年颱風季這些地方就會變成災區,而冬天的乾季一來,就開始拼命開發,我每個月經過的合歡山區,從去年11月到今年7月(因為今年春天少雨),就不知道又多開發了多少片高麗菜田、茶園,豎立起好幾棟巨大的"民宿"。
有一次朋友帶我去看一座雄偉的民宿,我站在前面目瞪口呆,發問:「民宿不是5間房以下嗎?」。他說:「不知道ㄟ,可能他們有辦法吧!」。
有辦法。
台灣人是很善良沒錯,可是你有時實在不能忍受某些台灣人短視近利跟鄉愿的程度。
猶記得去年帶荷蘭人跑山地的樣區時,經過一片又一片的茶園跟果園,荷蘭人終於忍不住問了,你們政府難道不能把那些自己牽的灌溉水線統整成一條水管一起用嗎?我實在不知該如何回答。
之後又有個很蕃的荷蘭老師要我把論文納入landuse(也就是土地使用)這個因子來考量,我說台灣沒有他還不相信(荷蘭人不能相信世界上沒有國土規劃這件事),我火大了就說,因為台灣人不知道何時會被中國併吞所以不想規劃總行了吧。
IMG_0812
<山區裡持續興建的雄偉民宿>
IMG_0797
<山地農業是以緩慢但執著的速度一點一滴的啃食我們的山地>
IMG_0524
<山區裡雜亂無章的引水管線>
其實我很同情那些在山裡面謀生的農民,當然不包括上山開發的財團和某些欺騙原住民土地的平地人,雖然已經是陳腔濫調(可是從來沒有執行),政府應該管制山地農業的開發,並且將重建款項用於發展永續的地方產業,然而可以預期的是:『這些重建款項,有絕大部分可能還是化為無數筆的小型工程款,然後,在下次大雨來臨時,隨著滾滾黃沙流水而去。』(小地方新聞網)
台灣過去15年間,每平方公里的道路密度從791上升到1070公尺(這還不包括山區居民自行開拓的農路),因為公路能帶入機具跟人潮,隨著公路深入山區,台灣的山地越來越千瘡百孔,落到山上的雨水沒有樹木根部的涵養,一下子就匯集,當土石含水飽和之時,就走山了,下游的村落就滅村了,蓋再多堤防、山坡覆蓋再多水泥都沒用,這也是我為什麼強烈反對興建高山公路甚至高山纜車的原因,原本機具難以到達的地區都可以到達了,因為台灣人的短視跟貪婪,好像農村武裝青年歌詞裡所唱的:
你咁知道大自然咧對咱哭爸。
IMG_5053
<帶入平地人潮的山地公路>
IMG_4839
<每到颱風季就柔腸寸斷的產業道路>
IMG_4995
<這麼陡峭的山坡也有人種植柿子>
IMG_6365
<上圖的柿子園不到一年後就崩掉了,然後用小型工程款覆蓋水泥,這就是我們對待福爾摩沙的方式>
IMG_0941
<台灣的山地農業一直無限制的在增長,可憐的是,這些山地居民沒有別的謀生方式>
IMG_2406
<台灣很多集水區上游的景象就是如此>

2009/8/3

核電廠與衝浪沙灘、夏日午後的歌聲

IMG_2146
昨天下午北部的高溫,連最愛曬日頭的小柑也在磁磚上張著嘴哈氣,本來想福隆海水浴場一定熱爆了,結果火車一離開台北盆地,天空便籠罩著氣勢磅礡的積雨雲,徐徐的海風捲起白白的浪頭,許多衝浪客包括一隻黃金獵犬在浪裡來去,好不愜意,你差點就忘記遠方默默注視你的那間核電廠,天色漸漸暗下來,柔和的天色跟逆光的碼頭帶給人一股寧靜感,倏地,金黃色沙灘後的拱橋亮起七彩的霓紅色燈光,哀。
台灣的環境常給人一股不協調、奇異的後現代感,不過也沒辦法,畢竟是我的家。
福隆的便當簡單好吃的讓人想哭。
農村武裝青年的現場演唱也好聽的讓人想哭,強推。
IMG_2151 
IMG_2165 
IMG_2155 
IMG_2147 
IMG_2148 
IMG_2174 
IMG_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