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9

初冬的次高山之行

IMG_2098
日人來台之後,發現玉山竟比富士山還高,明治天皇遂將之命名為「新高山」,後來昭和裕仁皇太子又將福爾摩沙的第二高峰雪山命名為「次高山」,那秀姑巒山呢?馬博拉斯山呢?我想後來日本的探險家測量過台灣地形之後,可能覺得這樣下去沒完沒了,於是就結束了富士山比大小的遊戲。
IMG_2082
雖然上次被冬颱再次阻撓了我的雪山樣區勘查計畫,不過我Rebecca也不是省油的燈,將攀登計畫延後之後,這次終於給我發揮太陽神的功力,遇到無敵好天氣。
IMG_1582
還沒進武陵農場大門,就被今年稍晚的楓紅電的七暈八素,太美了!台灣中海拔的變葉植物可不只有槭樹科而已,楓香、山漆、無患子、千金榆、假沙梨等五顏六色的植物,把初冬的山林妝點的叫人迷醉不已。
IMG_1614
以下的照片可都沒調過顏色,而且實景比照片更美,我最最喜歡台灣山林的味道啦~
IMG_1548
IMG_1552
IMG_1610
IMG_1577
IMG_1561
IMG_1556
IMG_2144
<待續>

2007/12/13

雪山勘查之行筆記

IMG_1930
斷食之後登山還真是步履輕盈、不費吹灰之力。還是因為我這次才揹六十公升背包的緣故?亦或是行程排得比較鬆?總之好像找回那二十四、五歲登山時的感覺,很爽。
IMG_1950
這次主要的目標:雪山一號圈谷,據統計雪山地區總共有37個圈谷,日據時代的學者推論這可能是冰河活動留下來的冰斗地形,不過很多學者懷疑亞熱帶地區不可能會有冰河遺跡,近年來似乎有地質學者提出更多冰河可能在台灣活動過的證據,不管如何,雪山圈谷跟南湖圈谷都是台灣高山地區很難得的地景,生長在這些地區的寒原植物,很多都是台灣特有種,也都彌足珍貴。
IMG_1898
對地質完全外行的Rebecca推測的,有沒有人可以告知?這塊在圈谷的石頭上的,有可能是冰河刮擦的痕跡嗎?
IMG_1962
主峰的東南面有大批死亡的玉山圓柏,據說是某次火災後的遺骸,背景是頗具帝王之象的南湖大山與中央尖山,對了,雪山也是Rebecca終於完成的台灣五岳的最後一座。
IMG_1921
雖然這些被霜雪雕鑿的圓柏遺骸十分美麗,還是令人感到有點兒可惜哩。
IMG_1818
這就是抵達雪山圈谷前有名的黑森林(台灣冷杉的純林)。
IMG_1808
黑森林裡的冰瀑。
IMG_1802
這冰瀑融化的泉水非常之甘美喔。
IMG_1829
冷杉林之上就是玉山圓柏林了,雪山地區、尤其是雪山翠池附近的圓柏,由於避風的關係,脫離了攀伏的型態,而長成一、二十公尺高的大樹,十分壯觀。
IMG_2014
我很喜歡這兩株相依的枯木在藍天下的姿態,據說自然界裡,樹枝生長的順序必定是呈費氏級數,待我有空放大出來好好的算一下看看,呵呵。

2007/12/3

沙漠不寂寞 II:沙下一公分的動物星球

那米比沙漠清晨凍僵的響尾蛇The Peringueys Adder
那米比沙漠清晨凍僵的響尾蛇
在南非洲旅行時,我們每天看著沙漠裡漫遊的大象、長頸鹿、鴕鳥、大大小小各種羚羊,甚至與營地裡翻找垃圾的狐狼作鄰居,對於南非洲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已經不像初抵達時那樣容易大驚小怪,但在濱海小鎮史瓦克蒙得參加了Living Desert(活生生的沙漠)生態旅遊的行程之後,卻更擴展了我對多采多姿沙漠生態的想像空間。
清晨噙露的沙漠灌叢
清晨噙露的沙漠灌叢
嚮導正在展示多汁的沙漠植物
清晨八點,嚮導Chris開著Land Rover來旅館接我們。
從史瓦克蒙得至瓦維斯灣(Walvis Bay)這一條長三十公里寬五公里的沙丘帶,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此時從大西洋吹來的晨霧還沒散,清冷的沙丘上蒙著一層灰色的水氣,沙丘上一叢叢的金錢樹(dollar bush, Zygophyllum stapfii)的葉片上滿是透明的水珠,這水珠慢慢的匯合、滴落,濡濕植物底下的沙子,原來這便是年雨量不到二十公釐的納米比沙漠珍貴的水分來源。
納米比沙漠的構成有兩種,一種是由極細的沙構成的沙丘,另一種則是由較重的礫石(gravel)所構成的平原。
外力如動物在沙丘上造成的痕跡,在風的吹拂下,很快就會消失,然而礫石沙漠卻因為無法輕易被風吹動,一旦受到外力干擾而變形,估計需要100年的時間才能復原。
IMG_8746
在當地的旅遊業,有一種在沙漠騎乘四驅車(Quad bike)活動十分盛行,由於目前欠缺相關的法規規範,四驅車任意橫行的結果對礫石沙漠的生態造成很大的衝擊,納米比的礫石沙漠是許多珍貴特有鳥類的營巢棲息地,我們在沙丘做生態觀察時,仍不時看見呼嘯而去的四驅車隊,而Chris也對這種現象感到十分痛心,好在包括他的一些有志之士已經在開始推動立法規範沙漠的旅遊活動,也希望有機會拜訪納米比沙漠的朋友,盡可能避免參加這類破壞沙漠生態的活動。
那米比沙漠裡挖掘溝渠收集露水的甲蟲(Lepidochora discoidalis)
那米比沙漠裡挖掘溝渠收集露水的甲蟲
沙漠的日夜溫差大,白天可達攝氏40度以上,夜間輻射散熱又能迅速降溫到十度以下,但沙漠環境雖然嚴酷,一公分以下的沙層下便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沙子能隔絕炙熱的陽光、冰冷的空氣、甚至危險的天敵,也因此大部分沙漠裡的動物平時都藏身在沙子底下,百分之99的小動物藏身在沙丘較陡的滑動面(slip face),也就是背風面,這裡堆積著大量的腐植質(植物碎片、種子、昆蟲屍體等等),也是沙漠的食物鏈起點。
DSCN8122
雖然這些沙漠住客都隱匿在沙層底下,要目睹他們倒也不是那麼困難,至少對老經驗的嚮導Chris是如此,他學習布須曼人在沙丘表面搜尋沙漠住客前一晚所留下的足跡,當地戲稱為「閱讀布須曼人的報紙」(bushman paper),以便捕捉這些藏身在沙子下的小動物,在陽光還沒加熱這些變溫動物前,他們都藏在沙下靜止不動以節省能量的消耗,此時只要找到足跡的終點,啪的手一伸,就能找到這些還在美夢中的小動物了。
布須曼嚮導正在檢視足跡
據估計納米比沙漠區約有25種特有的爬蟲類,雖然一一吵醒這些沙漠小住客令人感到有點抱歉,不過為了瞭解沙漠生態的美好,進而為之宣傳,也只好打擾他們的好眠了。
Chris一一從沙裡掏出這些小動物,並講解他們的生態習性,再小心的放他們回家,其中,最叫人驚嘆的美麗生物就是蹼足壁虎(Palmatogecko)了,這種藏身沙丘的透明壁虎,眨著一雙骨轆轆的大眼,像在新竹買的玻璃手工藝品一樣多彩,體側還有顯眼的一抹螢光綠,透明的身軀聽說有和環境融合的優點,皮膚還能從空氣中吸收水分,主食是沙漠裡的昆蟲和蜘蛛,放他回家時,小壁虎用他特有的一雙大蹼迅速的潛入沙中,當真是訓練有素。
美麗的蹼足壁虎
此外還有十分具有喜感的變色龍,納米比沙漠有兩種變色龍,體型比較大的是納米比變色龍(The Namaqua Chameleon),清晨時他一動也不動的蹲踞在石礫上,身體呈現深黑色以吸收輻射熱,下午體色則轉白以便散熱,Chris告訴我們納米比變色龍的顏色還跟心情有關,瞧他在變色龍面前放下一隻甲蟲,變色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伸舌一口吃掉,在他嚼食甲蟲時,體色馬上轉白,展露他的無敵好心情,只要能裝的下它的大嘴,包含甲蟲、蜥蜴甚至蛇,納米比變色龍是來者不拒、什麼都吃。
IMG_8704
納米比沙漠約有200種擬步行蟲(Tenebrionid beetles),這些甲蟲不單單是沙漠裡爬蟲類的美食而已,他們因應沙漠而演化出來的適應行為同樣叫人十分驚嘆,2001年「Nature」期刊曾經描述納米比沙漠的沐霧甲蟲(Onymacris unguicularis),每當晨霧來襲,沐霧甲蟲會把身體前傾、屁股抬高,好讓水氣順著翅鞘上的溝槽、沿著前腳,流入口中,沐霧甲蟲一口氣可以灌下40%的身體水分,事實上,對掠食者來說,這些甲蟲就好像沙漠中移動的礦泉水瓶。
沐霧甲蟲
沐霧甲蟲
常在Discovery頻道出現的跳舞的白淑女蜘蛛(Dancing White Lady, Leucorchestris arenicola),也居住在納米比沙漠,她用絲與沙子黏合成半公尺長的沙下甬道,甬道口有活蓋,若有獵物不小心踏到,就變成她的盤中飧,白淑女蜘蛛最有名的便是逃命的絕技,她總是棲息在上坡,一旦遇到天敵,便將身體捲成球狀以每秒44轉(相當於1.5公尺)的速度滾下沙丘,甚至比她的天敵黃蜂飛得還快,我們有幸看到白淑女蜘蛛的逃命快滾,當真是叫人印象深刻。
白淑女蜘蛛

2007/11/27

沙漠不寂寞 I:納米比(Namib)的紅色沙漠

IMG_8901
全文刊載於97期的「大自然雜誌」,我想把部分的文字以及未被編輯選用的圖片Po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驅車越過納米比亞首都溫杜克(Windhoek)所在的中央高地,就進入大西洋沿岸的納米比沙漠區,成形於八千萬年前的納米比沙漠,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 沙漠,納米比亞的國名便是源自於納米比沙漠,當沈降的乾氣流遇上大西洋沿岸冷涼的本吉拉洋流(Benguela current),帶走僅有的水氣而形成極度乾燥的納米比沙漠,這裡的年雨量不到10公釐,迫使當地的動植物發展出極為特殊的生理生態與行為。
等待日出的片刻
納米比沙漠向來便以豔麗的紅色沙丘聞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於納米比沙漠南部的 Sossusvlei(發音soss-us-flay)。
vlei在南非荷語中意指「沼澤」,然而這裡卻是一個乾涸的黏土盆地,以數十座世界最高(三百多公尺)的紅色沙丘群聞名,這片沙海是Tsauchab乾河谷終點,約在六萬年前,沙丘將這條河流封閉在距離大西洋約50公里處的內陸,而今十數年一次的大雨,偶爾會使這塊盆地氾濫,洪水帶來的泥巴,經日曬烘烤後、龜裂,成了覆蓋地表的一幅畫,一幅唯有上帝的手能畫出的畫。

凌晨時分,睡眼惺忪的遊客從被窩裡被拖出,爬上45號沙丘看日出,已經成為一種儀式。
朝陽下,沙丘呈現出的豔麗色彩,如刀切般弧線的陰影慢慢隨著陽光向上爬,爬上沙丘表面數以萬計平行的完美曲線,慢慢的,盆地裡的櫛曲的刺槐(Acacia erioloba)也沐浴在朝陽下,在白色泥地上畫上純黑的枝椏,於是你心中滿溢著感謝,早已忘卻大清早被迫一步一腳印爬著該死的沙丘的疲累。
在Sossusvlei附近有另一個令人讚嘆的地景,Dead Vlei(意為死去的沼澤),這個盆地因為千年前河流改道而形成,盆地裡,失去地下水漪注的刺槐於是成批死亡,極乾之地的分解緩慢,於是這些枯木許多世紀以來便一直矗立在這裡,形成有如異世界般的風景。
數萬年來,沙丘與河流的鬥爭,以及風的雕鑿,複雜的沙丘生命週期,納米比沙漠的紅色沙丘始終叫地質學家迷惑不已,美中不足的是,納米比沙漠無孔不入的沙可是數位相機殺手,計畫拜訪的人可得有十足的保護措施,以免美景當頭卻無法拍照的遺憾。
45號沙丘2
Sossusvlei水退後留下的白色泥地
Dead Vlei的枯木林
IMG_8898
IMG_8921
Dead Vlei2

2007/11/6

芭蕉布顏色的貓和芭蕉布

IMG_1132
芭蕉布展示館裡,芭蕉布顏色的貓。
IMG_1122
芭蕉布是琉球政府指定重要無形文化財。
琉球人很會包裝他們的文化財,應該是說日本人都很會啦,文化國國都有,不過包裝的叫人愛不釋手,買不手軟,這就很需要一番功力啦。
從琉球極北的边戶岬結束勘查回名護市時,途中經過芭蕉布會館,於是央求隨身攜帶英和漢字典與我們溝通的喜真名先生,順道載我們一遊。
一進門就看到一隻芭蕉布顏色的貓在椅子上狂睡,不知道芭蕉布會館連養的貓都要挑顏色。 :P
芭蕉布質感很特別,說軟不軟、硬也不特別硬,會館二樓有織布工坊,氣氛很好,蹲坐在榻榻米上記帳的老婆婆,讓人彷彿有回到阿信年代的感覺,室內蒸汽騰騰,原來是要保持濕度以免芭蕉線斷裂,織布純靠手工,難怪芭蕉布產品貴的令人輒舌。
市區裡也可以買到「芭蕉布花紋」的棉布手帕,能說什麼呢,沒預算的人只好將就點。
IMG_1110
芭蕉布顏色的貓不知賣不賣?
IMG_1103
芭蕉布之俳句。
IMG_1104
舊玻璃、珊瑚塊和薜荔拼貼的外牆。

2007/11/5

琉球泡盛


IMG_1133
泡盛味道雖然清淡,包裝可真是秀色可飲啊!
感謝Judie不嫌棄,我的文字其實駑鈍的很,離部落格寫手距離還很遠,不過您要是愛看,我也不怕醜來繼續班門弄斧一番。
說到琉球的名產「泡盛」,我當然是在懇親會(日本人歡迎會的說法)時,大大的暢飲了一番,泡盛的喝法是1:1:1的米酒、水和冰塊,喝起來味道淡的很,不過琉球人還真是很膽小,直說不能採用台灣人式的「乾杯」法,喝一小口算什麼乾杯?真是的。
另外,琉球的本土啤酒Orion,出乎意料的好喝,我個人覺得比海尼根還好喝,尤其是生啤酒,是真的讚。
IMG_0971
超市架上的Orion啤酒。
IMG_0840
因為西莎實在討人喜歡,決定多放幾張照片。
IMG_0841
張嘴的是公西莎,閉嘴的是母西莎。
IMG_0839
好喜歡,可是有點貴,只好照相過乾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