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30

那不是地理屏障,而是島嶼的骨與血與肉---找樹的人談中央山脈

 

<天長山區域的巨檜森林>

2022年的清明時節,我們為了尋訪一種稀少的特有種蘭花,再次進入這片我已經熟悉不過的山區,不過這次的路線打算從花蓮天長山橫越中央山脈,探訪我的朋友阿超因為調查野生動物無意間所發現的漂亮原始檜木林,他之前也沒有橫越中央山脈,所以這次一行4人除了阿超已經走過前半段路線,對大家來說都是探勘行程。

<崩塌的天長隧道出口>

這年天長隧道崩得特別厲害,我們走到西向出口也只能下背包爬出洞口,話說這條奇萊保線路,是日治時期著名的能高越嶺道,原本是裸露的天長斷崖步道,1970年代台電為了營運東西輸配電路方便,將之開鑿成天長隧道(車道)。

1994年我跟著成大登山社第一次走這條古道,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的長程縱走--能高越嶺,原因無他,不過是當年在攤位拉客的登山社學長說了: 學妹要走這條路要快,因為等開了國道6號,要走也走不了了。

<2014年開車通過斷成兩半的天長隧道去找樹>

不過天長隧道的通行裝況一直非常勉強,從2008年我在這個山區做喜普鞋蘭的保育計畫,正常通行的時間屈指可數,要不是台電有強烈的營運需求,早就放棄這條路了。

2014年天長隧道正式斷成兩半,一半的隧道滑落之後,再也沒有修復過了,只是沒想到時隔30年之後,立法院又重提國道6號的興建。

<只剩一棵也要頑強生長的寶島喜普鞋蘭>

其實我一直覺得這個區域的寶島喜普鞋蘭會瀕臨滅絕,天長隧道的興建也脫不了關係,原本長在古道上的健康大面積族群,經歷了一次人為的大規模盜採,族群量已經縮小,之後崩毀的天長隧道直接砸在族群的分布中心,今年春天再去調查的時候,只看到一棵開花株了。

<渡龍溪>

回到我們的橫斷中央山脈探險,當天渡過據說河床都是玫瑰石的冷冽龍溪,在河對岸紮營,免不了被花蓮名物金線螞蝗騷擾了一整晚,隔天就進入此行的重點: 巨檜森林了。

<滿心歡喜跟千年巨檜合影>

當我進入這片森林之時(其實是有獸徑就鑽),整個人驚嘆到不知所云,想來找樹的人看過國內外的美麗森林從來也不少,但這片天長的巨檜森林,排名絕對是數一數二,主要在於它的野性美,從開天立地以來想必少有人類觸及,台灣東部的森林一向充滿野性,從大樹、小樹到小花小草跟動物,連螞蝗咬人都特別痛。

中央山脈在島嶼的東西部創造了迥異的微氣候,從而造就了多樣化的生物地理,它從來都不是阻隔,而是使整個島嶼豐富的起源,不管是在文化上還是在生態環境上。

<甜甜圈谷>

森林地形隨著往海拔上升,地形與植被漸次變化,我們進入了一個中央山脈中的溪源谷地,因為環狀的水域被登山客命名為甜甜圈谷,像這樣散布在中央山脈深處的神奇谷地還不少,某次聽地調所的專家說明,有些是因為河川襲奪所形成,也可以說整個中央山脈對地質研究的人來說就是一個寶庫,充滿各式各樣的萬年地質事件範例,等待我們去探索。

<中央山脈的高山溪源>

邊跳大石沿著中央山脈清澈的高山溪水往上溯往奇萊北峰源頭,沿路盡是比腰還粗的巨大杜鵑樹,這條溪往東最終會匯入木瓜溪,經過40公里長征注入花蓮溪最後在壽豐鄉入海。

也就是說遍布整個島嶼的血脈,都是這樣從中央山脈流出來的啊!

<中央山脈是島嶼的骨幹>

今年在403的花蓮大地震之後,找樹的人評估山區狀況之後, 依原計畫又橫越一次本區的中央山脈做調查,這次是由西往東,第一天因為大雨迫降在五星級山屋: 天池山莊,被管理員好好的療癒之後隔天才能繼續踏上艱苦的旅程。

話說天池山莊便是能高越嶺古道上重要的停駐站,近年來在林保署及米亞桑的用心經營之下,儼然能媲美日本的高級山莊,在只能用人力搬運的台灣山區實屬不易。

<地震後的光被八表碑>

隔日行經的山道因地震損害的不怎麼明顯,倒是能高越嶺上的人造地標: 光被八表碑被震下來了幾塊石頭,看起來搖搖欲墜,這座碑建造於1953年8月,為了彰顯東西輸電線的工程之辛勞,沒想到看起來也撐不到一百年啊,這麼比起來,那些天生自養,活了上千年的巨木豈不是高明許多?

<伐木時期清水溪上的吊橋已殘破不堪>

此行雖是由西往東橫越中央山脈,卻是經過一處名氣頗大的哈崙工作站舊伐木區,地理區域離兩年前經過的巨檜森林不遠,同屬於天長山區,但森林的命運卻大不相同,這個山區歷經日治時期及國民政府時代的伐木作業,幾無當初的原始巨木,1965年完成的5號索道將伐木區擴展到中央山脈稜線,當我們從巴沙灣山下切清水溪時,仍看到殘存的巨大樹頭,整座山從巨木森林變成高箭竹林,頗折磨登山客的心智。

<哈崙山中運輸木頭的鐵軌>

全盛時期哈崙山中有7段鐵軌與5條索道,散布在整個山區,由索道懸空運送木材,我們在山間行進時不時斷斷續續出現鐵軌,也不過荒廢35年(1989年哈崙工作站裁撤),鐵軌跟索道已被大自然回收,最後完成的5號索道在這次403地震中全部震垮了,只能說中央山脈要回收領地是很有效率的。

<被砍伐後來不及運輸下山的檜木>

雖然巨木森林已經消失,但現地其實還殘存不少來不及運下山的檜木,頗令人唏噓,我卻在一棵倒木上看到漫爛綻放的紅毛杜鵑,只能說永遠是大自然出手在救贖我們,即使我們人類總是那麼忘恩負義。

<枯木上的杜鵑>

<森林中寂靜的哈崙工作站>

我們沒有在哈崙工作站多做停留,畢竟找樹的人更有興趣的是島嶼上的巨木森林,我們想要發掘更多的偉大巨木與美麗森林,中央山脈從來都不是阻礙,那是島嶼的骨幹,而我們的大河是發源自中央山脈的血脈,森林跟孕育其中生物便是肌肉,台灣因為有中央山脈而偉大,成為不平凡的島嶼。

我們不用打穿它。

<森林是島嶼的肌肉>

而找樹的人下一趟探險就在中央山脈的心臟,我很興奮,因為我知道中央山脈永遠不會讓我們失望,即便我們有一天可能會讓祂失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