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8/9

埃及貓

IMG_9819
照例。從旅行中的貓系列開始。
大概是因為貓的照片最少比較好整理吧。
話說回來,在旅行的這段時間,台灣貓界發生了大事,虐貓的兇手被揪出,但也間接揭示了台灣動保法的不足及缺憾,希望因為這次的事件,能夠有機會再度檢討動保法以及寵物繁殖販賣等相關法令,太好了,旅行前正為這件事難過到睡不著,覺得很無力,能夠有貓咪論壇這些網站匯集眾人的力量真是太好了,網際網路真是20世紀末最偉大的發明啊!哎~離題了。
古埃及人是愛貓的,因為太陽神Ra有時會以貓的形體示人;伊斯蘭的傳統也愛貓,因為先知穆罕末德曾被一隻貓救免於蛇吻,後來他摸那隻貓的頭,並在額頭上留下指印,這就是虎班貓為何在額頭上有四條斑紋的由來。
IMG_9842
可是現代埃及貓而就沒這麼好過了,開羅是有兩千萬人的超級大城,走在伊斯蘭開羅的市場,遇到超級多貓兒,可是狀況都很差,老實說,連埃及人的狀況都很差了,我一直搞不懂,有這麼多豐富文化遺產的國家,還產石油,可是卻能把國家搞得這麼貧富不均,窮人那麼多,市容那麼髒亂,依照Brian的說法是:現代埃及人已經喪失跟外星人通靈的能力了,再也搞不出什麼偉大的發明。
後來有一家子賣報紙的,帶了一隻狀況還不錯的虎班(上圖),看我們在照貓,就從裝報紙的竹籠裡抓出另外兩隻小橘虎班給我們拍,一隻還沒滿月吧,一抓出來就哭,我趕緊再把她放回籠裡,把數位相機的照片秀給那家人看,大家嚇了一跳,媽媽看得好樂,大概沒想到立即就能看到影像吧。
IMG_9845
在埃及買了「開羅貓」這本攝影輯,照的真的不錯,這個照相的英國人還成立了一個開羅貓協會,把部份收益捐給街貓拯救計畫,是在路克索一家有標價的書店買的,商品有標價在埃及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啊,尤其是賣給觀光客的商店,所以我一氣之下,什麼紀念品也都不買了,這些該死愛騙人的埃及人,才不給你們賺勒。
IMG_0274
後來在紅海邊的城市洪加達Hurgharda的某家紀念品店裡遇到這隻三個月的大的小橘子虎班,是因為她站在櫥窗裡假裝自己也是紀念品才被眼尖的Brian看到的,海邊的生活畢竟比較悠哉,這隻貓才有貓兒該有的天真活潑,跟小貓玩得時候順便跟她的主人談了一會,可惜我們時間不夠,不然我真的會跟這家店買潛水教學行程的,要去那裡學潛水的愛貓客記得問我店名吧,哈哈。

2006/8/8

I have survived Africa

DSCN0559
今早起床,泡一杯吉力馬札羅火山帶回來的豆子,天啊,好甜。^^
然後煮個台灣寄來的愛心蚵仔麵線,啊,原來旅行的目的,就是讓人了解日常生活的美好啊。
經過二十幾個小時的轉機奔波,昨晚午夜時分抵達荷蘭,其實我最想的是直接飛回台灣,世事果然不能總是盡如人意;打開Gmail信箱,累積了將近兩百封信,回了一些較為急迫的信之後,躺到床上已經是半夜兩點,雜事如麻,原來我喜歡日常生活的只有享受的部份,那些身為人不得不有的俗事,還真是耗人心神。
上圖是在公路邊玩耍,沐浴在金色夕陽下等待媽媽打獵回家的小獅子,這次旅行最珍貴的畫面之一。
非洲草原上的大貓們:獵豹、獅子跟花豹,這次都有幸看到,司機導遊Ben說我們是破記錄的團體,三天看到八隻獵豹。原來草原上大貓們的行為跟家貓還真是相似,所以家裡有小貓的我們也十分幸福,在家就能欣賞到貓科動物的優雅行為。
這次旅行主要拜訪的兩個非洲國家:埃及跟坦尚尼亞。
兩個國家還真是天差地遠,R&B旅行團不得不下一個結論,那就是「埃及遜;坦尚尼亞讚」。
還好我們是從埃及玩到坦尚尼亞漸入佳境,否則這次旅行回來會很鬱卒,主要的差別在氣候跟民族性。阿拉伯人的個性實在是無法叫人喜歡,埃及人尤甚,油嘴滑舌,騙人根本是本能,不知道搞什麼鬼,比起來坦尚尼亞人的老實勤懇可靠樂天,還真是不愛都不行。
還有東非高原上的氣候出乎人意料涼爽,有時還溼冷,是的。溼冷。雖然現在是冬天,不過,非洲完全不是我們先前想像的那樣子,真是行萬里路......,此外這次旅行還是R&B旅行團的極限大考驗,首先在44度C的埃及搭了8小時沒空調的公車穿越沙漠(天啊,到底是怎麼活過來的啊,好想哭!),後來又在吉力馬札羅山頂零下二十度的氣溫下凍傷鼻子,冷到首次登上5895公尺高度的興奮都回想不起來,只有好冷好冷好想睡。
待我好好整理心情,再跟大家慢慢分享吧~

2006/7/16

英倫三島植物園最終曲--愛丁堡植物園

DSCN8911DSCN8914DSCN8870
DSCN8871DSCN8856DSCN8916
DSCN8920DSCN8928DSCN8937
DSCN8967DSCN8946DSCN8958
IMG_7253DSCN9045DSCN8848
能夠堅持讀到這篇的人真是了不起,所以再來下一劑猛藥吧,相片大軍。
待現在仔細觀來,愛丁堡植物園的確是造景最精緻的一個植物園,不過因為年代古老,溫室的參觀動線設計得很奇怪,愛丁堡以杜鵑花科的植物收藏傲人,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是杜鵑花科裡最大的屬,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區,有將近900個種類,愛丁堡植物園就蒐集了將近一半,由於台灣的高山植物是承襲喜馬拉雅區系的系統,在中高海拔也可以欣賞到這一類的石楠植物。
愛丁堡植物園的杜鵑科研究始於18世紀的Balfour爵士,1810年引進第一株喜馬拉雅山區的石楠,之後在1960年代又開始收集熱帶高山霧林帶的杜鵑科植物,遠征隊在新幾內亞、婆羅洲的高山探索附生杜鵑,描述新種,這些了不起的蒐集都陳列在高山霧林溫室,我們一走進那間溫室,簡直就把雙腳釘在地上,根本無法離開。
愛丁堡植物園還有很豐富的高山植物和岩生植物的收集,這些植物為了抵抗酷寒,個個變成多毛的傢伙,多半是虎耳草科家族的植物,這些貌不驚人灰撲撲的東西,沒開花的話,可能很少人會把他們當成植物,一開起花來卻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要欣賞這些特別的植物的話就在大溫室旁邊,可別錯過了。
PS:再補一個資訊,這個植物園的販賣部很了不起,一定要去逛喔。